◎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用一句颇经典的话概括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特征:有自由贸易的理想,但国家利益的思维模式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名义增长率,去年9月至12月回升到14%至15%左右,但今年前5个月又下落到12%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外需低迷不振的局面仍将继续,国际经济走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
特别是2012年前9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各月累计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一般说来,经济回升可有三种态势:强回升、适度回升、弱回升。因为在弱回升态势下,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三大收入的增长均受到影响 (企业利润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加之市场前景不看好,市场情绪不乐观,这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不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但是,进入2013年后的头几个月,各种经济指标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经济指标在回升中又出现了轻微下落。房价上涨的压力,成为现阶段束缚我国宏观调控、束缚我国经济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卡脖子瓶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进入 刘树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经济回升处于弱回升态势。所谓通过努力,主要是:一要抓改革,使微观搞活,激活企业的活力。
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内需求的回旋余地较大,工业化、城镇化的纵深发展有一个逐步推移的过程,人口红利的下降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说,我们有条件使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平滑化。有学者分析,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8%—9%,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为7%—8%。由此,带来的是经济大起大落的大幅度波动。如果低于8%,经济运行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各种困难而难以持续。
在弱回升过程中,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这两股力量相互交织,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或回升的趋势并不稳固。较低的经济增速,从需求面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和销售,使生产能力和各种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企业利润下滑,设备投资下降,并进而影响就业的扩大。
因目前我们正处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复杂多变时期,五年以上更长远的经济发展问题一时还不易说清楚。如韩国,经济增长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年均9%左右,降到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8%左右,再降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4%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潜在经济增长率作为一个区间来把握,未来五年内可以把握在8%—9%的区间。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不同预测6%至7%说,8%说,9%说,分阶段说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可梳理为以下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6%至7%说。
2013年、2014年有望小幅上升我们不应再走强回升的老路,但应通过努力,进入适度回升态势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过程中,经济增速的波动态势将会怎样?是不是经济增速一年比一年低?笔者认为,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过程中,就年度经济增长率来说,并不一定是直线下落的,年度间仍会有高低起伏波动。第二种情况,有的国家则表现为相对平稳的渐进过程。这样,在第10轮经济周期中,GDP增长率整个上升过程由2000年至2007年,共延长8年。因此,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速。
特别是结合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医疗、教育、住房方面的投资和消费,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最关切的问题。国际上也有学者预言,2013年后中国经济会面临硬着陆的风险,经济增长可能大幅放缓至5%或更低。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前9轮回升中,大多都是强回升。由当前各种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本轮经济回升目前呈现出弱回升的特点。
近来,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经济走势如何?国内外各界广为关注。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不应再走强回升的老路。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7时代,即经济增长7%将长期化,2012年第四季度小幅回升态势很难延续。其三,经济增速偏低,会给居民收入增长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这里,我们主要以潜在经济增长率问题为线索,对当前与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所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然而,我们仔细研究国际经验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因其地域大小不同、人口多少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国内外环境条件不同等,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可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有的国家表现为突变过程。
有学者分析,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8%—9%,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为7%—8%。大起大落的要害就是大起。
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不同预测6%至7%说,8%说,9%说,分阶段说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可梳理为以下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6%至7%说。所谓通过努力,主要是:一要抓改革,使微观搞活,激活企业的活力。
经济蛋糕做大了,不一定就能分好;但如果没有蛋糕的适度做大,也就更难去分好蛋糕。各种不同意见都有其理由,究竟哪一种对,现在还很难说,要靠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只是到10月之后,随着全国经济和工业生产的增速逐步企稳回升,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才微微由负转正。有学者提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2015年左右将由过去10%的高速降到6%—7%的中速,降幅为30%—40%,下一个较大台阶。经济增长率8%应该是一个基本底线经济增速太高,如冲出10%,会恶化经济结构;而增速偏低,如低于8%,也会恶化经济结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近两位数高速增长,现在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2012年前9个月,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各月累计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
为了避免引起大的震荡,宏观调控应力求使经济增长率的下移成为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也就是使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平滑化。这里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其一,经济增速偏低,会影响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因目前我们正处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复杂多变时期,五年以上更长远的经济发展问题一时还不易说清楚。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潜在经济增长率作为一个区间来把握,未来五年内可以把握在8%—9%的区间。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由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上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因为在弱回升态势下,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加之市场前景不看好,市场情绪不乐观,这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不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体说,在我国GDP增长率2010年为10.4%之后,2011年回落到9.3%,2012年进一步回落至7.8%,而2013年、2014年有望小幅上升。1~9月累计同比增速为-1.8%,比2011年同期大幅回落28.8个百分点。
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内需求的回旋余地较大,工业化、城镇化的纵深发展有一个逐步推移的过程,人口红利的下降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说,我们有条件使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平滑化。由当前各种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本轮经济回升目前呈现出弱回升的特点。
三是对于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说,还有一定的放松空间,特别是当前物价涨幅较低。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前9轮回升中,大多都是强回升。为什么首先要把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上限降下来呢?这是因为过去我国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速往往容易过高。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2:57天狐定制
2025-04-05 12:51天狐定制
2025-04-05 12:41天狐定制
2025-04-05 11:18天狐定制
2025-04-05 11:16天狐定制
2025-04-05 11:04天狐定制
2025-04-05 10:59天狐定制
2025-04-05 10:44天狐定制
2025-04-05 10:37天狐定制
2025-04-05 10:34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